2007年3月9日 星期五

生活小常識(文摘自施義勝牧師每日電子報)

  上了一天班,當你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中,如果不懂得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做有效的放鬆,日復一日,時間久了可是會改變人體的免疫系統喔,使我們對抵抗疾病 的免疫能力降低,可能從感冒、頭痛、腸胃不適,甚至大到產生潛在的致癌因子、或是因為過勞所導致的心臟、腦血管的疾病。所以身為工作忙碌的現代人,不能不 注意自己的壓力紓解之道喔!
怎麼樣解除壓力比較好呢?只要利用晚上短短幾個小時做有效的放鬆,才能提供隔一天上班工作所需的效率。
1.泡個熱水澡,溫度大約在37到39度之間,可以有效的放鬆繃緊的肌肉神經與情緒。
2.換個寬鬆以棉質為主的家居服。女生也請卸除內衣,可著深色衣物。
3.室內燈光最好黃色為主,不容易刺激眼球,也比較能舒緩眼部的壓力,緩和室內氣氛。
4.晚餐盡量清淡。避免吃辛辣、油炸食物,或是停留在胃中時間較長的高蛋白高熱量食物,免得增加胃腸的負擔。
5.晚餐後倒是可來點不含酒精、不含咖啡因這些刺激性物質的飲料。
6.睡前將腿抬高,或是腳下墊個枕頭,呈30度、45度或是90度都可。可有效緩解因為長期的站立或坐姿所造成的下肢血液循環不良而腫脹的問題。
7.盡量在晚間十一點以前入睡。如果真的有很多公事未完成必須通宵,可以先去睡到兩點以後再起床,因為十一點到兩點正是肝、膽需要休息的時間,否則,時間久了這兩個器官生病的警訊就會表現在皮膚上,像粗糙、黑斑、青春痘、黑眼圈的問題。
8.睡前可以聽一些古典音樂或是輕音樂,避免心情過度亢奮所導致的夜夢過多。如果你常為失眠所苦,睡覺前聽巴哈是個不錯的選擇。

好好保養顧惜聖靈的殿(身體)喔!

不同思想對死亡的看法

文 / 陳鳳翔

儒家的死觀
  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死的世界不可知,因此活著的人應該定睛於現在。雖然死亡終究會臨到 ,但是那就是天命所注定的,死亡不過是一種自然之道。自然之道不可違,人人不免一死。但是儒家怎樣解決中心的那份永恆性的需求呢?

  「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儒家認為透過這三項以達到不朽。所謂「立德」,指著是用內聖外王之道修養,體現道德圓融,留給後世一個永恆的人格楷模。如同文天祥的正氣歌「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當道德圓融與生命發生衝突時,儒者以道德、真理為最高價值,這就是「殺生成仁」、「捨生取義」的意義。而次一等的不朽「立功」就是做出一件大事,功垂天地,惠及後世。「立言」則為著書立說 ,留下思想給後代作精神財富。

  然而三不朽太知識份子了一點,一般人無法迄及。怎麼辦?普羅百姓的另外之道,就是透過子孫、家族延續以達生命的不朽。父母生了你我,日後你我長大成人、與所愛的人共組成家庭生養小孩;接著我們的小孩將有小孩的小孩,小孩的小孩會有小孩的小孩的小孩。....就像夕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落下又起來。人類的生命透過傳宗接代的方式,一一傳遞下去,永遠不朽。如同蔣公所言「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

  以上雖是儒家的觀點,但因著詮釋不同,而衍生出不同的人生價值觀。許多人積極地為著孩子而活,給孩子最好的,自己吃孩子吃剩的。真是「古來多少痴心父母」。但也有人因為死後不可知,於是認為死就死了、終就終了,人生就只有這一世。「死是一種終結」,於是「生要極盡所能的生」!好好活著、特別是要對自己好,管其他人活得好不好!即使是雞鳴狗盜的活,也是活著,而帶出享樂主義的想法。這種觀念下,連自己的孩子都可以賣掉,只為讓自己享樂。

東方的儒家哲學因著對死後世界觀的薄弱,而使得人生價值觀出現無法依託的窘境。至於西方哲學又有怎樣的死後觀點呢?

觀感:.................................這…享樂主義…可能對某些人還不錯,但覺得好像人生除了即時行樂外…又多了那麼點空虛…

希臘哲學的死觀

  西方哲學的兩大支柱就是希臘哲學與希伯來基督信仰。

希臘哲學以蘇格拉底哲學為基礎。蘇格拉底認為世界有兩個,一個是「理念世界」、一個是「感官世界 」。簡單的說,人所處的這個世界就是感官的世界,充滿許多紛亂無序的表象。接著蘇格拉底定義「知識」是人們所 公認的普遍命題、或說一般概念。

而人世間的感官世界存在許多白馬、黑馬、花馬、黃馬、,而「馬」這個概念統稱,就是「理念」,也就是蘇格拉底所謂的「知識」。而他認為人類生活的目的是盡所能地去「認識這個知識」。不是盡力去認識感官世界的表象(如白馬、花馬、黑馬),而是透過感官世界的表象去認識背後的那個「理念」,也就是永恆事物真實的知識。「理念世界」與「感官世界」被二分!「理念世界」的東西是不存在於「感官世界」裡的。例如:「馬」的概念並不存在於感官世界中,感官世界中只有「黑馬」、「花馬」、「白馬」,並不存在「馬概念」這個東西!蘇格拉底認為感官世界中只有「黑馬」、「花馬」、「白馬」都會朽壞,都會過去。而「馬」這種概念是永恆的,永遠的存在於「理念的世界」。「理念的世界」存在著那些永恆的東西。

  人類處在感官的世界。有人就問蘇格拉底「你如何處在感官世界去研究一個你看不到、摸不著、不存在我們感官世界中的理念世界?如果你碰上你想要研究的東西,你如何用感官去得著?」於是蘇格拉底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就說我們的靈魂是屬於理念世界的東西,永恆不朽。因為我們人的構成不再單單只是感官世界的「肉體」,而有來自理念世界的「靈魂」,所以我們可以去認識到理念世界的東西,例如:馬概念這些東西。(在當時的環境中就已有靈魂不朽的一些宗教的觀念)。

  致此蘇格拉底或說是柏拉圖開始有了一種觀念,認為人是由肉體與靈魂所構成,靈魂被感官世界的肉體囚禁而成為人。所以人即使尚未受教(例如小孩子),對複雜的表象,也會有「理念」的觀念。故在這個哲學下,人的靈魂與肉體二分,靈魂是永恆不朽的,而肉體是會朽壞的。死亡則是一種解放、死亡可以使靈魂不再受肉體感官世界的影響,而能真實的「認識」永恆的東西!

這種觀念雖然解決了人類不怕死的恐懼,但是反倒成了鼓勵人們尋死的哲學。

觀感:.................................這個之前在當兵時有看過,也讓我知道了靈魂不滅…但怎感覺好像有輪迴的樣子…

回教的死觀

  至於回教,簡單的說,可說是希伯來基督文化與希臘哲學結合的產物。

  回教認為人的生與死,都在上帝的權柄下。「未經上帝許可,沒有人可以死亡」而「生命長短由上帝所定規」。「生」的目的不是為了什麼個體實現,也非為了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而是為了個體在人世間存活之時,可以恢復對於上帝的記憶,回轉歸向上帝。

  因為在舊約創世記裡,記載人類的始祖亞當與夏娃,他們犯了罪,本應馬上受死。然而他們並未當下就被毀滅與受審判。希伯來基督文化認為,上帝之所以給眾人類生命,就是期待人們悔改,以致於不被毀滅或受永刑。

  不過上帝造人時,給予人類自由意志,人類可以自由地選擇信靠或背棄上帝。而死亡(或說肉體死亡)的意義就是在設置一個「期限」。因為生命本身成為上帝給每個必死者(就是當初的犯罪)的一個機會,所以當然這個機會不能永遠持續下去。而有終止的時候。而終止的那日就是死亡的日子!因此死亡也具有懲罰性的觀點。例如:「英年早逝」,相當於選擇回轉歸神的時間縮短。

  回教中的靈魂不朽觀念則來自蘇格拉底哲學的觀念。蘇格拉底認為靈魂從理念世界,來到感官世界。死亡後,靈魂又歸回理念世界。故回教認為靈魂是上帝所給予人的永恆的實體。死亡的時候,靈魂與肉體分離。到了復活那日,靈魂與新的身體重新結合接受審判。這種清楚的「二元對立」劃分來自希臘的哲學思想,靈魂與肉體、天堂與地獄、信與不信、、。因此回教會清楚地描述,天堂裡是怎樣的情況,一個男人有幾個女人服事;地獄有火;死後復活是怎樣的情形,都非常具體地一一交代。甚至直接用空間、環境狀況來清清楚楚描述。以極端的形式主義來提供人們對於死亡的理解。

  然而這種「二元對立」與「形式主義」容易造成另一種偏差—死守律法。回教則發生了如同基督教的前身—猶太教的問題。例如,守律法最嚴謹、看起來無罪的法利賽人,耶穌卻多次表示他們有罪。他們的罪,簡單的說就是把律法、規條的地位,取代了上帝。這種形式主義會造成人們活在世上戰戰兢兢,沒有快樂。犯了一惡,就得另行一善來補償,予以平衡之。萬一沒有足夠的善來補惡,死後的審判,將帶來非常恐怖的永遠刑罰。

  但也有可能產生物極必反的效果。當惡行過多,根本無法有足夠的善來彌補,亦會造成人們乾脆自暴自棄,更加放縱。當人無法達到其宗教或社會責任的期待時,必定會有因應的行為機制。自暴自棄是其中一種。不過這樣的行為反應,會較常出現於非回教國家人際關係疏離的社會中,但在回教國家的社會裡卻不常出現。

  回教是以律法為基本的宗教,沒有信徒能夠履行回教誡律所有的要求,特別是五功中的拜功及齋功。當然誡律中還有禁酒、禁賭和禁聲色等要求。回教徒如何平衡其信仰要求和現實生活中的差距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相較於其他國家,回教國家的宗教信仰是單一的。而且是以家庭為核心的社會。換句話說,回教徒若公然不履行其宗教義務(自暴自棄),便會立即感受到來自家庭和社會更大的壓力。因此他們唯一可行之道是陽奉陰違、偷偷摸摸去做違背其宗教誡律的事。一般來說,他們認為只要所做的壞事不曝光,便不算為罪。例如在齋戒月中,不守齋戒的人會躲進密閉的餐廳吃喝抽煙,娼妓及同性戀以不公開的方式存在於社會中。另外部份超市可以買到酒,不過賣酒部門在週五主麻日用布蓋著,休市一天。。


觀感:.................................回教的戒律可能讓自由慣了的台灣人受不了…人不能靠戒律來過一生…那不會有真正的快樂的!

佛教的死觀

  而佛教的觀念則擺脫二元論的觀念。釋迦牟尼取一種「動態論法」來觀看天下事物。也因為佛教用「動態論法」來處理人事物,所以造成佛教的真意不容易為一般人瞭解。以下試就佛教的阿含經(相當於基督教的聖經)裡兩個具有代表性的故事作為說明。

  第一個故事:釋迦牟尼有兩個弟子。一個以苦行為第一的叫「迦葉」、另一個以智慧為第一的叫「舍利弗」。有人跑來問他們一個問題。他們問「請問尊者舍利弗:你師父死後還存在嗎?」舍利弗說「我們師父不談這問題」。他們繼續問「那麼你師父死了之後就不存在了?」他們不語。「你師父死後也許在,也許 不在?」「你師父沒有死後存在或不存在的問題?」舍利弗一概回答:「我師父一概不談論這個問題」。那些人就非常失望!他們覺得他們已經問遍各種的可能 性了。而以智慧第一的弟子都只用一句「師父不談這種問題」來回答。無法說明、不會辯解,真是像嬰孩一般沒有智性。這些人便離去了。這些人走後,迦葉就 把為何舍利弗這樣回答的原因作個說明。他說「師父死後存不存在是形體問題,是認知問題。但是師父已經超脫這種形體與認知的拘束,所以被尊稱如來。」

  第二個故事:有人三問釋迦牟尼「何謂我?我是實在的嗎?」釋迦牟尼再三 不答。後來那人就走了。弟子就問原因。釋迦牟尼就說:「若我回答:是實在的。這會增加他原來的邪見。認為人的身心是常駐不滅的。若我回答我是不實在的 。那麼他的邪見也會增加。他會認為我們的身心由於一期的生命的停止而斷絕。」

  我們必須擺脫二元論的思考方式,改用「動態思考方式」來思考這個問題,才能比較逼近釋迦牟尼的初旨。在理解上面兩個故事之前我們要先介紹佛教的基本教義。佛教的最基本原理就是「緣起說」。可用「此有故彼有,此生 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來表示。「緣起說」意思就是任何事情或現象都依一定的因(根本,內在作用)緣(輔助,外在條件)的集合而起生、起 變化、與消滅。即任何事情都是特定條件的暫時集合。

而整個「緣起說」是在時間軸的觀念上建立。在時間軸的橫切面來看,任何一個集合體無法抽出其一因或緣。缺一因或緣就不再是其本體。而這就是「此有故彼有」和「此無故彼無」的意思,而這也稱「俱時因果」。就時間橫切面來看,現在的集合體是過去已滅的事物或因緣的「果」,現在的集合體也是未來事物或因緣的「因」,在連續時間 變化的過程中就是「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的意思,也稱之「異時因果」。

  佛教認為一個人是由五蘊來結合而成。 五蘊就是色(基本物質)、受(六種感官活動,眼鼻耳身口意)、想(接受並統合各種感覺的意識活動)、行(心裡活動的組合)、識(持橫的意識或單純的感 性)。就時間軸的橫切面而言,人即由此五種東西所組合。就時間軸的縱切面來看每一瞬間我們的五蘊都一直變化!就好像我這一秒鐘跟前一秒鐘的我一定不一 樣!因為至少有些老舊的細胞已經被新的細胞所取代。簡單的說就是「色」已經不一樣了。更別提其他四種變化更大。我前一秒鐘的心裡活動、意識與下一秒鐘 的心裡活動與意識也不同。所以用這種流動的時間來看上面的的二個故事,就不難理解,為何釋迦牟尼不回答「人的本體是否存在」的問題!!因為那個本 體一直在流動變化。有一個佛教徒說的好。他說我們中國人常用道家的「無」的觀念去理解佛教的「空」的觀念,其實這是非常不正確的。因為簡單的說,「無 」是存在不存在的問題!而「空」是一種變化流動的問題。

  佛教建立在「緣起說」上面,因著眾生生命流轉而衍生出「四諦」、「十二 因緣」、「六道輪迴」。「十二因緣」與「六道輪迴」是將眾生的生命世代流轉過程詳細說明。例如「十二因緣」共有過去二因、現在五果三因、未來二果。構 成三世的起惑、造業、受生的因果循環,週而復始。而「六道輪迴」詳細說明流轉過程中,有眾生處在六類(六道)中輪轉,即在天、人、阿修羅、畜生、惡鬼 、地獄等六種情況下輪轉。過去我們都是以為佛教的輪迴是「靈魂」在輪迴。但是因為佛教並不認為有什麼永恆不滅的本體存在。因為如前所述,本體都是五蘊 的結合。所以一直在變化,故無固定的本體。所以當然無所謂靈魂輪迴這種所謂固定本體輪迴。既然佛教不是「有本體輪迴」,那麼佛教是不是「無本體輪迴」呢?好像也不一定!因為在每一個當下存在都是實在的!所以難怪上面的故 事,釋迦牟尼沈默不回答。因為無論是「有本體輪迴」或是「無本體輪迴」都對!也都不對!

  而佛教面對人生苦難的問題就是在「四諦」中。四諦即為「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苦諦」是說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三苦、八 苦、無量諸苦,苦是現實宇宙中的真相。「集諦」是說明苦怎麼來的真理。人生的痛苦來自自身的愚癡、無明、貪嗔等煩惱的掀動,而去造作種種惡業,便召集 種種痛苦。故「集」就是「集起」的意思。「滅諦」是指多苦的人生最理想的歸宿。佛教認為涅槃是最好的歸宿。涅槃是常住、安樂、寂靜的世界。「道諦」就 是說明如何才能脫離這苦難的人生,進入涅槃?主要的方式就是要修習八正道。

  簡單的說佛教的罪觀就是「產生」。有人說「任何事物的產生就是落入因果循環中,而這就是落入苦難中」。對於佛教而言,痛苦與快樂是一體兩面的事。落入輪迴中,就是落入苦難。整個佛教就是要幫助人們歸回「尚 未產生」之前的狀態,就是涅槃的境界。所謂涅槃的境界是一種無狀之狀。那裡沒有物質、沒有無限意識、沒有空無、沒有無意識、也沒有無無意識。沒有現世 、沒有天堂、沒有天地混合、也沒有日月。沒有來生、沒有生生轉化、沒有持續性。沒有墮落和升遷。沒有固著、沒有運動、不基於任何東西。這就是苦的終結 。簡單的說,在那裡業的流程已經停止,他就是停止的本身。

  而佛教的生死觀,簡單的說就是在時間軸上,既然本體一直流動變化。所以生與死(誕生與死亡)不過是時間軸上的兩個對我們意義較大的點。但實際上也並不代表什麼!對佛教來說當他們把時間軸像一根細線頭尾連接起來成為一個圓時,生死可能就是同一個點!而這一點意義較大在於這個點會決定這條現以什麼狀態進行?以天?人?阿修羅?畜生?惡鬼?地獄?佛教認為「人道」比較容易進入涅槃。而進入涅槃的意義遠遠大過「生死」問題。

  佛教思想高妙,有其一定的嚴謹與完整,但是在現實社會中卻很難以落實。因其強調「緣起」,那麼我們要做任何一件事就得要問這是不是又增加了一項「因」?增加「因」就會產生「果」。善因不見得會有「善果」!「惡因」不見得會有「惡果」!另外,對於面對苦難的問題,雖然佛教有一套非常高妙的法理。然而對於真實存在苦難中的我們,腦中即使可以對這些苦難視而不見,認為其終將消滅(因 為沒有永恆的本體,包括苦難本身。),然而有些苦難就是會藉著折磨人的身體,而使人心智扭曲,甚至喪失。

觀感:.................................這…好難懂喔…怎麼那麼複雜……

基督教的死觀

  過去,基督信仰雖然對於「人論」有靈肉二分、靈魂體三分等說法。然而目前正統基督信仰觀點不再採用有靈肉二分、靈魂體三分法,對聖經靈、魂、體的教義,接受那是一種不清楚就不要硬解的奧秘。人處在這世間,靈魂體根本不可分。特別是從醫學角度,就說明人的肉體不健康絕對會影響靈魂、影像所謂的意識、或意志、或心靈。人的心靈不健康,也絕對會對肉體造成影響!用此來看佛教的生死觀點,佛教以為一切都在流動變化,靠著人本身的悟道超脫,苦難終將過去。但是這在當事人健健康康、活活潑潑的時候比較容易。如果當事人正被環境摧殘、或是病體受苦折磨時,那時的心靈活動或理性意識通常比較難以保持這種超然的想法,而使自己繼續朝向涅槃而努力。

  回到基督信仰來看。基督信仰以為有一個超越的本體(上帝),祂是愛的源頭,在人生路上不管生老病死,祂都樂與我們為伴。無論是處在順利豐盛的環境、或是處在黑暗的幽谷中,都有一個超越的本體關心人們,同享快樂,同擔愁苦,甚至在當事人面對死亡,因著有祂同在與安慰,以及死裡復活的盼望,也將靠上帝所賜予的信心勇敢面對。因為祂本是生命的源頭,祂就是生命。所以選擇與祂同行,則能超越死亡的轄制。

觀感:.................................有個陪伴的勝過自己一人…

2007年3月8日 星期四

城門跟雞蛋糕到底有何關係?

哈哈~~~~好好笑哦

原來這是這樣的,果真話傳多了會失真!


城門跟雞蛋糕到底有何關係?


朋友轉來的信,還真是大解惑啊!

不過我小時候唸這段順口溜的時候,也覺得很莫名其妙就是了..........

今天在咖啡廳聽到王心凌的流行歌:
『啊城門城門雞蛋糕 帶著愛騎白馬進城堡.....blra blra... 』

於是給它想起,今天就來教育一下這位坐在面前的朋友吧:
「coco, 問妳喔,城門跟雞蛋糕到底有何關係?」

朋友懷疑一下,唱了一次原版童謠:「城門、城門,雞蛋糕...36 把刀
...騎白馬帶把刀,走進城門滑一跤... 」

朋友說:「不知道,只是我比較不了解的是為什麼要帶36 把刀,白馬載得動嗎?」

我:「%#%#$&%~~~ 啪!你老是文不對我題!我只問 "城門跟雞蛋糕到底有何關啦!」

朋友哼了好久,最後還是搖頭說:「不知道,可能是因為給小朋友唱的,不需要邏輯吧」


我:「是啊是啊,你以為是 YOYO TV 水蜜桃姐姐他們唱的那些鬼歌喔?

狗屁完全不通的騙小孩的歌啊?不是啦!」

於是我拿出白紙在紙上寫著:『幾丈高』

朋友眼睛睜得跟她的眼睛一樣大,然後,很含蓄的狂笑了起來:「哇!」

當初聽王心凌的宣傳在電台(news98)糾正王文華時,我也是一陣狂笑!從小錯到大!

「真相大白」後,心想,一定是....

從前從前,蕃薯小孩看著聽著跟著芋頭小孩在院子唱家鄉童謠,覺得好聽,學了下來,久了.... 以訛傳訛!
肯定是!

但還是上網深入調查真相....發現:

安徽人是這樣
唱的:『城門城門幾丈高,三十六丈高。騎大馬,帶把刀,走進城門繞一遭,問你吃桔子吃香蕉。』

南京人是這樣
唱的:『城門城門幾丈高,三十六丈高。騎大馬,帶把刀,城門底下走一遭。』

傳著傳著,台灣囝仔於是這樣唱:『城門城門雞蛋糕,三十六把刀,騎白馬,帶把刀,走進城門滑一跤』

朋友阿~~~~你到底被騙了多久?又錯了多久咧?ㄏㄏ
-- 

2007年3月6日 星期二

偷羊賊與聖徒

在古代有兩人,因一起偷羊而被捕,審判之後,被判在前額烙上「偷羊賊」的縮寫 ST兩個字母。其中一人受不了族人的羞辱,就離家出走,躲到遠遠的異邦去了。可是不論到那裏,凡看到他的人,都會問他額上這兩個字母,所代表的意思:他因痛苦不堪,最後終於抑鬱而客死他鄉。
   另一個人心想:「我雖然無法抹滅偷過羊的事實,但從今起我要設法努力贏回族人對我的尊敬。」時光很快地一年一年過去,終於在他努力之下,建立起善樂好施、正直誠信的好名聲,真的贏得了所有族人的尊敬。
  有一天,有個陌生人問當地人,這位老人額頭字母的意思,鄰人說:「關於那兩個字,事件發生的細節我已忘了,不過,我知道它是「聖徒」(Saint)的縮寫。」
   承認錯誤需要勇氣,心理學家高伯特說:「人們只有在無關痛癢的舊事情上才會認錯。」對於在有關「顏面」的事情上認錯,不僅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及理性的 抉擇。當犯了過失,我們可以選擇「逃避」,像上述的第一人,逃離現場遠遠的。「環境」或許可換新,「心境」恐怕仍會陷在錯誤的陰影中。 我們也可以選擇「面對」,如「設法贏回信譽」的第二人,能努力以誠信、正直等美德重建信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