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一生一次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一生一次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1年9月7日 星期三

2011 泳渡日月潭


感謝上帝!!

終於還是完成了今年(2011)的泳渡日月潭活動,雖然書面行程的安排上被說成長青族的戶外郊遊,但至少每個過程跟環節,都在有效的掌控之中, 整體來說還算不錯,也讓這趟旅走得平安又順利!!

從三義懷舊勝興車站的鐵道開始了這趟行程,再前往樹根盤生的龍騰斷橋見證台灣鐵道的歷史痕跡,台中的勤美誠品綠園道展現著都會區也能有的昂然綠意,落腳逢甲商圈旁的文華道會館,體驗城市商旅的舒適空間,一旁夜市的魅力,讓想要補捉美味的人愈夜愈多.

隨著黎明到來,再溫暖的床也得離開,驅車前往位於山中的日月潭.

一路平順,清晨的台中市,在日頭顯露前,似乎還溫柔地睡著,我們在快速道路上左彎右拐,往更高海拔的鄉鎮行駛而去,多虧已通車許久的中投便道,讓台中往南投的路變得順暢且快速,讓更多人來體驗原民及投縣山水的美景不再困難重重.

盛會就是如此,早在比我們以先的泳者,都已著裝下水開始橫越,今年又是破記錄的一年了!!

在等待下水前的時間,有幸遇見去年同隊的隊友,只能說,這個世界還真是渺小地讓人如此容易相遇,在下水前的預備都做足後,我們就要開始挑戰自己的體能,也讓這一年一度的盛事,給我們 的回憶留下更多的新鮮!!

只是,還是有失算方時侯,意外這次並沒有做足水上的預備,不論是防晒或零食,都忘了帶上路程,漫長的水路,還好有”美”景作陪,讓整個行程沒那麼單調.

齊心游到對岸時,體力也都差不多消耗怠儘,但回程的路還長,撐下去還是必要的.

這兩天,走訪曾到過的地方.不同的人,就有不一樣的鮮活體驗.

日月潭,明年,再挑戰嗎?

2011年2月13日 星期日

若就因此停下來選擇重新來過,那你又能再錯幾次?


鋼琴課上,老師會說,音樂是時間的藝術,也是一種不能停止的表演。這麼說來,似乎一首曲子,就像人的一生一樣,會隨時音符起舞,有高有低,也有可能碰上中間的休止,更有可能在下半場的演奏中轉了不同的調,讓你的人生走向自己未曾預期的樣子。

而在學習跟成長的過程中難免出些差錯,這些人生必經的階段,究竟是成為我們再往前跨一步的絆腳石,還是成為讓我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遠的墊腳石?

人生的際遇或許有時就真的像鋼琴演奏,即使彈錯了一個音,還是得繼續下去,只要把它修正回來,依舊可以彈出完整的曲子。

錯誤的發生並非沒有它的益處,端看自已如何去面對這一生會有幾次的失誤,用更正向及積極的態度來面對,用光明的思維來審視。

人生有幾次的錯誤在所難免,但若就因此停下來選擇重新來過,那你又能再錯幾次?

2011年2月10日 星期四

覆雪的聖陵線



以為前陣子朋友去雪霸,沒想到他卻上了南投~~就沒有去到著名的「聖陵」

前陣子有部偶像劇叫作「聖陵的星光」,雖不太知道故事劇情如何,但偶像劇依舊應該脫離不了兒女的私情,然而在綠樹蔥蓊的山林中,譜出一段美妙的戀曲也是一種浪漫,特別是這種人煙罕至的峻嶺旁,就連一顆星光也是在為彼此的愛情在閃耀著。

前一週的好天氣,讓上班日的現在都不自覺會望向窗外的藍藍天空,好希望現在還在休著年假,跟著三五好友郊外遊走。

但回到辦公室的 MSN 線上,跟著這位愛四處遊走的朋友聊呀聊的就聊到了雪霸國家公園,而急性子的他,居然希望可以在這週末就上山再一探覆雪的聖陵線..... 自己也不知哪來的失心瘋,居然在你一句我一句的閒聊中就這麼答應一起上山了。

但一切還是得看看天空作不作美,雖然一波直達 10 度低溫的冷氣團要來,下雪是必然,但水氣過重也會影響到山景,一切只好再繼續觀察下去了~

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

ATC from HK

話說當年買了家裡的 mini 時,為了一次實現很少很少的線(wireless) 的工作環境,就同時用還算便宜的 co co 買了 AirPort Express,而從那之後, 就與無線 wifi 結下很大的梁子.......呃~~其實是不解之緣

兩年多前,夾不死老伯發表 Leopard 的 TM 配合 TC 後,就覺得家裡想要來一台 TC
玩一下,只不過一台真是不便宜的.....

而這一次剛好搬了家,想說家的空間縮小了,變成原來的 1/5 ~~實在是傷很大,但也趁這個機會把用了快五年有的 AE 當作新環境的另一個分享器,所以心一橫就從網站上刷下了一台 TC.....

只不過,它是港仔貨.....

比一下價,跟台灣比起來真是差個一千元多耶,捏捏手指,居然可以吃到二十五塊碳烤雞排以上,怎麼能不省,省下來的錢拿去買雞排都值得呀(冬天到了,貪吃鬼易上身....)

本來入新居當天就可以先玩一下,但北上塞車沒機會到機場取貨,只好忍到這一天.....

但是.....打開來居然.....


連插頭都是港仔版的.....這......-o-”

不得已只好再請出變型金鋼”深保“萬國插.....來個插插樂,先跟阿港配,再跟家裡插座配~~~YA!! It’s works!!!!!

希望不要明天早上起來就看到白色的 TC 變成黑的....

另外~~加購的 ABC 也來~~親愛的捧油吶~~我馬上寄出去嘿~~

2010年11月28日 星期日

不負責任的開箱文

就要搬家了~媽媽負責把她常用到的電器買齊後,就下來就是弟弟的視聽設備了

而也觀望了一陣子,終於 Buy 了兩台的 LED TV

而是都是弟弟豪氣干雲的一次付清.....他真是富人家的兒子.....

所以難得有機會寫開箱文,就趁這機會寫一下唄

先是近期飽受國人厭惡的韓貨...Sam爽的 UA40C5000QMXZW



YA!! 終於開箱了!!!!

另外就是有可愛的大同寶寶愛用國貨的大桶 LED V42U900

開機就有寶寶笑臉迎接,真是可愛得不行~~~(這招下得猛,因為就不會去管裡頭的操作介面有多陽春了....)

相較兩台起來,差個幾十個小朋友而已,但整個的質感還是講話只會衝衝衝的韓人貨較優~~

話說羊先生不明白為何最近有股反韓的勢力在台灣,就一直覺得大家都嘛是地球人,幹嘛計較這麼多,所以家裡買的東西也沒管它是哪國牌,老子花錢爽就好了(<----這是老弟說的) ,幹嘛因為某些原因就不抵制某國的好物咧~~其實我也不太明白,但至少兩台 LED 看起來都很讚就是了~~

好啦~今天的開箱文就到這告一段落,謝謝大家收看~~~下回......什麼?沒開箱??有呀,請客倌仔細看看上頭兩張高清照,不就很明顯的把箱子打開了嗎????請問還要來點什麼嗎????

(老子哪有閒功夫一張一張拍呀,雖然是宅男但也沒閒成那樣....)

2010年6月2日 星期三

DISC 人格分析



上一篇部落文中有提到的 D 型人,其實是一種有效且對工作有助益分析作法。頭一次接觸是公司有外請講師到我們這裡來為每個員工進行分析,而很特別的是,我們組織當時 30 個人中大部份都是 S,卻有兩個 D 跟兩個 C,一個 D 是我們董事長,另一個就是我,一個 C 是我們執行長(董娘,他們倆真是互補),另一個 C 是跟自己同期的同事。
而自己其實從學生時代就期望是一個 S 型的人,只要把事情交待給我,我可以做得好好的再給你,不要太來煩我就行了~但常常不自覺得被推派當什麼風紀股長或班長(真是有夠討厭)......早上又爬文看了一些東東,在以下就分享給大家了~


-----------------------------知識分隔線--------------------------
DISC四種人格特質的人在溝通時 應該要注意什麼呢?

D型的人,作風比較目標導向,喜歡支配及管理,並且執行力強,通常比較沒耐性,因為他們喜歡「講重點」,廢話不用太多,你講太多他會覺得浪費他的時間。

而且,D型的人喜歡「當老大」,如果你的主管是D型的人,你好好的聽話照做,服從的話他們會很喜歡你;但如果你的同事是D型的人,有一個專案要你們一起負責,那你應該會辛苦一點,因為D型的人有點自我,喜歡別人聽他的意見,也較強勢,所以要跟他們共事,要「軟」不能「硬」。那如果你的屬下是D型的人,可以給他們多一點的舞台,讓他們覺得你很重視他,他們會把你交待的事情做好!

I型的人,非常重視「感覺」,講白點就是「爽就做,不爽就不做!」而且通常感性,什麼都能聊,個性通常很活潑,樂於分享事物,他們通常是「台面上」的人,因為愛表現,喜歡掌聲,喜歡引人注意,可是他們不是像D型一樣喔!概念是:D型是領導者,I型是表演者。I型的人站在舞台上不是為了要支配,而是要表演啦!

而跟I型的人共事其實不難,因為他們樂於傾聽,又重視感覺,你只要讓他們「感覺對了」,不要惹毛他們,通常很好說話。不管他是你的上司、同事或下屬都一樣,「感覺」很重要。但是記得喔!他們有個很討人厭的點,就是「不要跟我說應該還是不應該做,老娘感覺不好就是不爽做!」很多時候他們是不講「道理」的!有時候他們會給人自私的印象,因為重感覺嘛!是他們的感覺不見得是大家的感覺或是你的感覺,所以會覺得他們很難搞!

S型的人很穩定,不愛改變和有挑戰性的事物,通常內向,他們只會穩穩的做事,天塌下來還是會乖乖的做。通常脾氣不錯,是好好先生。不過有時會給人畏首畏尾的印象,因為他們不愛改變,什麼都維持現狀最好。

跟S型的人共事,會發現他們很少是當老闆的,因為跟他們的個性有關。如果你共事的對象是S型的人,不要給他們超出他們能力的工作,他們會覺得很困擾和很吃力,因為他們只會按步就班的把事情做好。


C型的人善於分析、規劃,邏輯能力非常強。有時會給人難搞的感覺,因為你講1,他們就會想到2345…來問你,他們不是故意的,只是「想搞清楚」,他們相當固執,什麼都要分析一下,你要說服他就先說服他的邏輯。

跟C型的人共事,「數據化」很重要,你只要把你所想講的東西全部用「數據化」就行了,就像列報表一樣。然後清楚的告訴他們為什麼這樣做,原因有一、二、…,用邏輯性的方式條列出來。
-----------------------------知識分隔線--------------------------

還好我們老大是 D 型的(他超 D 的啦),這樣我才有一個目標去追求~但也期望自己 C 一點......(呃~~~不是那個 C)......能夠條理分明且穩定地處理事情。

不過針對 DISC 也有四種動物的分法~分別是 老虎(D)、孔雀(I)、無尾熊(S)、貓頭鷹(C)~四類。而看這四種動物就知道它的屬性啦……我還真不是當 (I) 型的料就是了......不過真的,我只想當個可愛的無尾熊,整天睡就好.....。

2010年4月26日 星期一

Trip to Israel Day 6.6


離開有曲迴走廊的主禱文教堂後,隨著導遊再很橄欖山下走去,穿過因安息日車輛不多的街道,有一條直通山坡下的人行道,在人行道兩旁“靜“座的是......一落落的墳,雖然說是墓園,但卻感覺不到陰森恐怖,因為不同於台灣的,是那整齊劃一的棋盤格規劃,加上在園中看不見一棵綠樹,連草都沒有,再加上塊塊石灰岩砌成的墓碑石棺,在十點多烈日的照耀下,沒有一絲的死亡氣息。

「這裡是耶路薩冷地價最貴的地方喔!」

這是曾聽導遊如此說的真實事情,在聖經中的記載,在大審判前首批復活的人,就是這裡靜靜躺著的這些,而且以色列人不知是出於迷信的緣故,還是因為地土不如台灣擁擠,他們並沒有火葬這個選項,全都是保持完整的身體,可能是深怕自己哪天真的復活了,但卻沒有身體的緣故吧。比較起就座落在台灣第一大城台北市中心的「善X寺」高級靈骨塔,耶路薩冷的人還真是捨得把這麼一片離市中心很近的山坡地就讓給這些「躺平著的人」。


在穿過這條小徑時,還可以看到穿著白袍,杵著拐杖的老人家,另一隻手裡拿著討錢用的罐子不時向路過的觀光客點頭,這讓自己想到位於台北站前的那些職業乞丐。在這裡沒有去刻意眨低的意味,只是讓人會心一笑的是,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風情,在這裡討錢的人看起來一點都不窮苦,還著著一身乾淨的白袍,很難讓人從口袋拿出幾個「舍客勒」或「One Dallar」來投進他顫抖手中的錢罐中。不過導遊為了整隊人財產的安全考量,要我們不要去理會,即便有團員很有愛心,但還是儘快地趕路前往下一個參觀點。

2010年3月12日 星期五

Trip to Israel Day 6.4


在遊覽車上,導遊帶著有點沉重的語氣告戒我們:「你們要小心,因為......扒手他們也來上班了,在這裡,因為觀光客很多,所以也就會有幾個扒手來趁機賺一筆,他們的手法是有幾個人為一組,有人會向你詢問要不要買東西,另外的一個人趁你不主意時,就偷走你的東西。所以,大家請留意自己身上的東西.....。」

當導遊說完這些時,我們就到了【主升天堂】。大家心裡還是在想著剛剛導遊的一番話,所以在下車時就感覺分為注意那些不是東方面孔的外國人,每個人好像是如臨大敵般地緊張,似乎是只要跟這扒手稍有接觸,身上就會少了什麼一樣。

當然,當導遊看見兩人一組的小偷集團時,就用中文跟所有人提醒,這時每一個團員就似乎都把自己的心神專注在這一位中年人跟一個少年的扒竊集團身上,深怕自己是否不小心就成為那個被鎖定的對象。

當我們穿過階梯,來到一處小門後,看見一直排的人,都是要來參訪升天教堂的,而教堂中並沒有想像中的大,只有二十坪不到的圓型空間,在堂上的牆,有幾處開著窗,窗台邊還不時有鴿子佇足停留,讓人感覺似乎聖靈就在這那窗上看著從世界各國來的旅客。

而在堂內的正中間,有一處光滑但隱約可以看見是腳印的硬土地,相傳是耶穌在被接升天時的最後一個腳印,看大對此注目觀看,在自己心中確有所懷疑,一個兩千多年前的腳印,還有可能一直就留到今日嗎?答案當然無解,但我明白的是,主被接去,為的是在那美好的地方為我們預備更棒的家園,同時也暫時與我們告別一段時間,且祂更差了聖靈來到我們之中,並應許「永遠與我們同在!」
所以不論是不是在這裡被接升天,我們知道祂就一直在看顧著我們,保守著我們,即便在堂外的藍天乾淨的耀眼,神的國永存於天上,也在我們之間。

不過因為限制參觀人數,我們就在不到五分鐘的時間被請了出來,從後頭的團員也一一進去,我們先出來的,就找個陰涼地方遮遮太陽,好躲避一下要十點的以色列太陽。

2010年3月10日 星期三

Trip to Israel Day 6.3


前往導遊家接他的路上,隨行牧師要我們彼此分享感恩的事情,原本沉悶的車廂,瞬時間開心的笑聲不絕於耳,一天從感恩開始,今天想必會有更多值得感謝的地方,即便我們地處不熟悉的環境,保有感謝的心境,處處都美麗。

接了導遊後,開車前往橄欖山去,從山的這頭到山的那頭,是繞著耶路薩冷市中心的環山道路,在不是平原的這個都市裡,建築物依舊密佈每個可以立定的山坡,一幢幢的房子,圍成這個以色列人口最密集的城鎮。

巴士開到了山上,映入眼的是整片耶路薩冷的市景,在沒有明顯天際線的這個都市,整片的石灰岩色彩襯在青藍色的天空下,幾幢遠方的現代高樓建築,在稜線上,似乎很想要打破這個古城原有的樣貌,但每個人的目光,都落在那聖殿山上的耀眼金頂,再如何現代化的結構,依舊只能作為陪襯,舉目望去的都市,被眾山圍繞,一如詩篇 125 篇 2 節所提沒有二樣。

司機把我們帶到一處可以沒有攔阻地觀看整個耶城的山坡看台上,大家雀躍的心早已迫不急待,配上早晨還溫和的陽光,無雲的耶路薩冷,在藍天下就像一張都市明信片一樣美麗。

路旁的小販也迫不急待地與我們接觸,期望我們手中的 One Dallar 可以讓他今天業積滿滿。

2010年3月7日 星期日

Trip to Israel Day 6.2


用晚早餐其實還有一些些的時間,可以在安靜的旅館中漫步,但自己並沒有這麼做,只是加緊自己腳步回房間去,好預備一下待會探訪這個奇妙古城的各項事情。

安息日的電梯很有趣,一個面有兩部,一邊是遇到偶數的樓層就停,另一邊則是開放自由選取,想必還是為了照顧外國旅客,整個飯店也只是配合一下國內的安息日戒條。然而自己已經忘記飯店是總共幾個樓層,在當天也似乎很少搭上安息日的電梯,總覺得上下樓都順暢無比就是。

還記得自己體驗了兩天早晨低於海平面下的溫暖慵懶氣候,到了今天晨間寒涼的高山林野的高海拔空氣,兩地同處一個國家,但不出幾十公里的路程,有了明顯的落差。身體是一點點的不適應,看著天已經全白的落地窗台,今天的聖城,應該依舊是日照無影旱季氣侯吧。

在早晨陽光照耀下的耶路薩冷橋旁,整裝、出發!

2010年3月3日 星期三

Trip to Israel Day 6.1




清晨,在耶路薩冷的涼風中醒來,背著東邊的方向,不能再像昨天一樣看著加利利海另一頭的日出那樣,去迎接著令人心動的晨暉。

已經是六點,睡了舒服一夜的團員,很有默契地到地下室的 buffet 食用滿是新鮮地中海食物的早餐,而大家應該也不約而同地留意到了今天的飯店格外安靜。因為今天是猶太人的【安息日】。在猶太人的信仰之中,安息日是上帝為他們所設立的,所以儆虔的子名會尊照著聖經的指示,不作任何的工,不從任何的商業行為,只為守著這樣的一個節期。

今天是第二次在耶路薩冷用早餐,所以對這裡的菜色抱持著不小的期待,但其實相較於昨天的提比利亞,在大城中的早餐,花樣是稍稍增加了一些,只是看足了台灣各類不同食材及小吃的我們,面對地中海的食物,還是少了「十指大動」的衝勁,眾多的葉菜及奶製品讓每個人都重新審視了對“營養均衡“的定義。

用完餐,拿了可口的水果回到房間,剛剛離開始未關的陽台窗,吹進一陣陣的風,即使是炎夏八月的早上,依舊清爽宜人,走近窗台,離我們最近的中央公車站的每一部巴士都一一列隊歸位,都已經七點多快八點,以色列第一大城的街道上還是只有零星少許的車輛一部接不上一部地穿梭,這種奇特的週末情景,只因為今天是安息日。

我在千年古城的第二天,今天的行程是什麼?自己已經沒辦法再去預期,就等著資歷深厚的導遊一一為我們解釋說明吧。

今天 8/15 (六) 的安息日,我在耶路薩冷。

2010年2月7日 星期日

Trip to Israel Day.5












See more picture on My Flickr!!

同寢的團員,怎麼看來都很有精神的樣子,早在四點鐘(以色列時間),就起來,去迎接你的到來
跟同在,原來是自己不太乖,沒有好好去享受和你共處的片刻。

這是在這個提比利亞的最後一個早晨,接著,我們就要前往猶大地區了。

收拾好行裡,把採購的戰利品跟已換下的衣物一件件地打包,看著身上一點一點的紅疹子,心裡打量著......「究竟在到死海前,這看起來不太健康的皮膚會不會好呢?或是說,要在經過沒有任何生命力的死海浸泡後,才能治好這困擾自己良久的毛囊炎?」
想著醫生在出國前的提醒,也把囑咐的藥擦著全身起了紅點的皮膚上,但最重要沒忘的,還是為著那酷暑要做好的防晒措施......。

時差調整回來後的我們一行人。用過早餐後,便 Check out 離開飯店,待大家都上了車後,卻被飯店人員叫住;原來是我們兩天前上網的費用尚未支付,差點就讓當地人給台灣留下壞印象了;方便的服務總讓它的價值抬得更高,換算一下,其實上網總計時間不到三個小時,收取近 700 元台幣的費用真的只有昂貴可言。

待大家上車後,離開提比利亞,往著猶大地前去。
其實這幾天的行程已經愈來愈亂了,只知道就跟著旅行社的安排,就能被服務得好好的,在精神狀況還算良好的自己,來到了【伯善古城】

一早,天氣還沒熱起來,也不見一名亞洲以外的觀光客,來到這一座已渺無人煙的古城,看著傾頹的殿宇,及荒廢的宮廷,黃色的石灰岩似乎很想告訴我們這座城曾有的繁華,只是這裡的早晨,除了幾聲的烏鳴外,再也聽不到任何人為的聲響,四地只有我們一行遠從東方來的朝聖者,來眼見這羅馬世代的興衰。

先來到了古城的模型處,聽著導遊講述不熟悉的歷史,似乎是要我們努力去想一個帝國曾有的風雲,羅馬帝國的四處征伐,從羅馬向東向西擴張,南至了埃及都有了他走過留下的痕跡,位於地中海東岸的以色列當然也不例外,所以在以色列的境內,可以看到很多羅馬帝國風光時期所遺留的建物。

這座城算是當時的大城,因為除了有半圓型的劇院外,更有“廁所“!為什麼說有廁所算是當時的大城呢?導遊告訴我們說:「過去的下水道系統及污水處理技術並不如今天,一般的家庭是不會刻意在家中設定一處作為廁所,如果要方便的話,當然就是隨意找個沒人注意的地方來“卸下重擔“。只有在王宮中或是有很多政要的地方才會設定一個廁所供人使用。」

導遊用手扙指向旁邊一處兩面牆壁上有著突出石柱的長方空間。說明那就是「廁所」。一時我們還是不明白,為何那個是廁所,怎麼看都不像,即沒有馬桶、便斗類的衛浴設備,更沒有為了保有隱私的隔間。後來經由導遊的解釋才知道早先在古代羅馬時間的人,除了在浴堂外,在廁所也是另一個可以交誼互動的地方,而且所有的廁所便器都採開放式,大家都可以在一解”重擔”的同時,也討論一下國家大事。

離開令人倍感新奇但是卻是古舊的羅馬浴廁後,前往就在附近的羅馬半圓型音樂廣場劇院,趁著四下還沒有其他觀光客在的這時,導遊要我們指派一人下去劇院的中間,唱首歌來試試這個人造天工的擴音場。

被大家推呀推的就要我下去,即然大家都這麼害羞,那自己就就只好小小的獻醜一下了。

依導遊的指示一直後退到了定點,自己挺起了胸,自然地唱出簡單的詩歌,奇妙的是,居然感到有特殊的音場環繞著自己,自己的歌聲就自然的在這環境大大的張了開來,更有美妙的回音,讓整個歌曲的呈現富含層次。頓時覺得,似乎在這裡,不花什麼力氣,歌藝再差的人也能有美麗的天籟。更讓自己不禁佩服,古人對環境建築的設計跟工藝,著實是現代難以比擬的。

唱完歌,得了大家的讚許,也讓自己感謝能有這機會在異國的古城中如此獻上一曲。

解散時間一到,大家各自分頭在這個廢墟中找那可以留作記念的鏡頭,自己也不例外,只是拍上拍下,顏色只有三樣,藍的天、黃的土,和白色的石灰岩。如果這眼前的鏡頭所拍下的照片在一千七多百年前,必然是繁華且交易日絡市集的熱鬧景象,只是眼離開相機的景觀窗,放眼而望的......依舊是白白黃黃的石灰岩。

天氣又要熱起來了。

「好熱喔!」

看著團員一上車就猛灌水跟手搖著可以讓自己多點涼爽的書本或是隨行手冊,就預見到接下來的幾天,應該還有更不被期待的以色列夏季高溫在等著我們。

隔著窗,落差有十度的氣溫,一路上的沙漠曠野,看得不禁為這片土地的貧脊感到一點點的難過,似乎是落在這裡的種子,都沒有發芽的可能,看著眼前黃黃的景,想到的是那落在好土中的種子才有可能生根茁壯,何以以色列這一塊被神所祝福的土地會如此的荒蕪,讓我想也想不透。

來到了邊境地帶,我們離原先出發的加利利海已經有好幾英哩遠,烈日正中,沙漠及荒原,禿山和乾地就在我們的四圍,下車的地方正好位於綠洲裡頭,我們正現在位於古城【耶利哥】的舊址之中。

水之於沙漠是何等的珍貴,卻在這個地方立了一個小小的噴泉,會不會太過奢侈與浪費,但環顧四週,除了乾燥發黃的地貌以外,也唯有綠洲水泉的所在,才能開出青翠的綠葉。以色列的地下水管理是被嚴格堅控的,當地人也明白水的重要何在,所以一個綠洲的天然露泉,其實除了可以為當地增添綠意以外,也調節了當地的空氣濕度。從古城遺跡走回來的自己,對這一抹的綠,特別有好感,鼻腔中的水氣分子,也明顯地讓自己驚嘆這片綠洲週圍空氣與二十公尺外的沙漠空間有著的強烈差異及對比。

耶利哥城距離耶路薩冷的直線距離其實並不遠,但整體的氣侯差異卻是天差地別,山城耶路薩冷有著適合人居住的氣溫及水量,在耶利哥卻得靠著自然從山中流出的水泉來唯持生活的運作。在古時的新城舊城雖然有著繁茂的商業活動,但隨著時代及氣侯的變遷,人離開了,城市也跟著沒落,最後只留下一層層被黃土覆上的遺跡。

遠處的【試探山】,有攬車的服務可以提供接泊上山,但此並不在我們預定的行程中,導遊領著大家在荒野中說明了此處的典故後,大家便直奔記念品商店吹著不想離開的冷氣,嘗著不便宜卻美味的冰淇淋。

在商店外的小販,賣著幾樣看起來熟悉的水果,特別是那色澤鮮紅且多汁多水的西瓜。只是更吸引團員的,卻是當地隨處可見的“蜜棗“。奇怪的型狀,累累的果實,看來香甜誘人,但自己實在真的對這類的水果不感興趣。即便當下嘗了不覺難吃,但還是少了想買下的衝動。

離開讓人血拚過頭會有罪惡的記念品商店,遊覽車載著我們要前往聖城耶路薩冷了.......。

在上車前,導遊還打趣地說,我們現在在沙漠中炎熱的耶利哥,但等一下我們就要去到耶路薩.......。眾團員就齊聲回答:「冷~~~。」也再次說明,相隔不到幾十公里,氣侯上就有明顯的差別,同時也提醒我們在聖城時要留意氣溫的適應。

只不過在前往耶路薩冷的路上,我們要先經過【猶大曠野】

雖然途中有經過到在聖經中提及的【撒該樹】,但似乎也過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路口,看著阿拉伯人在販售著他們民族專用的頭巾,是出於憐憫還是好奇,自己還真的想拿出自己的 One Dallar ,來交給眼前這看來生意很差的外國人,但回到現實的考量下,買了是否又給自己行理增添些不必要的重物呢?

遊覽車繼續往耶路薩冷駛去,卻愈覺得不太對勁,因為在第一天的行程中的耶路薩冷似乎不是這麼荒蕪且少有草木的地方才是,怎樣透過擋風玻璃的窗外景色,是一片片的黃土跟久未逢雨而枯乾了的野地?

愈是往山上開,途中更有著全身像被燒黑一樣的當地人民,透過導遊的介紹,才知道那就是以色列的遊牧民族--【貝都因人】。他們從耶穌來之前的時代就存在了,而且還是第一個得知救主降生消息的人。

神很奇妙,在過去的猶太信仰中,總認為,那位求世主是一位偉大的君王,是應該在宮廷中穿著華服來拯救萬民的,可是誰知基督居然降生在市井中那麼低下的人群之中。其實就是要告訴我們,祂願自己降在最卑微渺小的人群中,來體會真實的人間疾苦,也提醒我們,不要以貌來取人,因為你可能在接待客旅時,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天上來的天使,若真誠去對待任何一個你所遇見的人,你的祝福在未來的時間裡,會慢慢進入生命之中!

「Buy one or give me candy!!」

「Do you have candy?」

看著被晒得發亮發黑的貝都因人小朋友臉上,有一顆大大深隧的眼睛,臉上的風霜在稚嫩的兩頰已略為可見,在國民所得不低的以色列境內,還是有這樣的一群人存在,過著原始的生活,沒水,沒電;這些孩子的未來幾乎在旁邊年紀稍大的青年身上就可以看見,就是雙頰凹陷,滿口已蛀壞的牙及被太陽烤得快乾去的肌膚的模樣。


自己這時想想,我口袋真沒有糖果,也不太能把有限的美金花費在這野地中不太有意義的紀念品,一個微笑來回以他們熱情的招呼,便直衝往山丘的崚線。

總覺得往上走的這一段路程似乎好遠,看著從山上下來的外國旅客,一句句講著聽不懂的話,自己就很好奇究意在山的那頭是什麼?

頂上的天很藍,烈日當中不見一朵白雲,在它之下的是我們這一群渺小的人點,及一頭驢,還有來這裡上班的一匹駱駝。

近 38 度的高溫著實讓人不好受,當站在山崚線上後,一符懾人的曠野就現在眼前,這裡就是聖經中提到的【曠野】。

沒有來過的還真不曉得,原以為曠野是一片綠油油的草地,有小河流,有遠處積雪的山,有鳥有蟲,也可能有動物四處走動。這些曾有的幻想,就如同眼前的一片的荒漠中被蒸發的水汽一樣消失於無形空氣中。

令人震撼的曠野,讓人不得不去思索聖經中曾有提到的以色列人在曠野遊離 40 年,耶穌也在曠野 40 天的試探,那些本看是文字的句語就一一地浮現眼前。

「什麼都沒有!」

真的是什麼都沒有,看過去只有黃土風吹的山丘,連草本植物都難以生存,更別想要看見一棵完整的綠樹。相較於“黃沙大漠“,曠野的了無生氣更顯另一種能滋潤土地的水源缺乏及乾旱。

再也受不了的熱度,逼得大家箭步下山,好窩回遊覽車上早已習慣的舒適圈,看著還在叫賣的貝都因民族或阿拉伯人,心中真是感激自己生在台灣,因為這裡的黃跟藍中間幾乎沒有分隔,不是乾枯的黃土,就是烈日照出的藍天,台灣四處皆綠的美,沒來到曠野,難去體會跟珍惜。

忽然,有一種說不出的苦在心裡,眼前的荒涼似乎是告訴我們,人生總會有遇見曠野的那一刻,當你隻身在曠野中時,前無幫手,後無援助的情況下,我們還有誰能來依靠,當人生經過一定的富庶後,再來感受曠野,又會有怎樣的一個心情。

我們的人生中,不會走是平坦易行,反而要更去認知的是,隨時都會有這樣一片怵目驚心的荒眼就立在眼前,而唯有把握最當下的一刻,跟家人,朋友,同事的相處,靠著彼此的扶持,才有可能走出人生的曠野。

以色列人曾 40 年在曠野中排迴,無法進入上帝所應許的美地,在我們的人生歷程中,想必也一定會有這一刻。所以,用信心相信,用信心回應,美地是為我們預備的,只要把握,就必成就在我們生命中。

離開時,雖然背後曾是曠野,但以後前方所得的一切,都值得我們去珍惜及把握。僅記住曠野給的提醒,再次踏上前往聖城的路。


心裡滿是對耶路薩冷的期待,讓自己忘了當時導遊在車上說了哪些關於以色列這國家的史地資訊,只依稀記得,他提醒我們整車的人,當車經過山洞後的左手邊,就可以看到以色列的首都【耶路薩冷】。只見同車的人每個預備好自己的相機,深怕會錯過這接下來四天我們要停留的都市。

耶路薩冷是個群山圍繞的都市,整個城市的人口總數是全以色列的十分之一,也就是大約 70 萬人左右, 70 萬人對已經習慣台北擁擠的我們感覺一點都不驚訝,只是也可以想到的是,這個山城的地勢跟古蹟的密佈,應該也是人口發展遲緩的原因之一,更或是當地政府刻意的人口控管也有可能。

巴士停在一家中餐廳外,早上的行程就如此告一段落了。

用完“尚可“的中式午餐,接續著的是對這千年古城探險之旅的開始!

今天恰巧碰上是週六,各國來的遊客都來朝聖了,車輛違停的還不少,加上山城的道路本來就不大,看似不多的車,卻已擠得往聖殿山的路已水洩不通,導遊見狀馬上聯繫當地旅行社,以快速安排及調整我們接續的行程,讓原本一票難求的西牆參訪調在最優先的序位。

苦無車位的大巴已陷在車陣中,為了讓後續的行程順利,我們這群外國旅客也只好學習本地的風俗來“任意違規“一下子,從不該下車的地方放了一行遠從東亞島國台灣來朝見的旅客。只是一步出車外,大家馬上把遮陽的配件取出,因為車外正是正午的烈陽和悶熱的石灰岩大城!

看我們當地導遊不急不徐地舉著手杖,好像牧羊人在領著小羊一樣,在這擁擠、繁忙、滿是觀光人潮的耶路薩冷。
跟著他,走到了軍警荷槍實彈的檢查哨,看著前面旅客一一取出身上電子設備,一種緊張感就隨著漲了起來,畢竟是人身在異國,這種嚴格安檢的情況在台灣亦不多見,難免讓同行的一群隊友,個個都安靜地等待自己能安全通過這緊張得讓人心臟停止的查驗。
其實,也大可不必緊張,因為來往這個地方的人一天少說就好幾千,旺季時,更有可能破萬,雖然安檢是必要的措施,但其實也是為了彼此生命安全做最好的把關,只要依著導遊的指示,把電子儀器設備拿出另外通過,其實都是很安全的。再者,這些以色列的軍警,應該也早就被訓練成一眼就能看出哪些是會為非作歹的惡徒,像我們這團來自東方國家的歐巴桑、歐哩桑,我想他們也不會認為我們有何殺傷力才是。

通過令人快窒息的【糞場門】檢查哨,前方陸續出現戴著小圓帽或是一身黑色敬虔裝的猶太人走來走去,也彷彿來到另一個完全不同的國度了,依著導遊指示,男的、女的往各自的方向分開,彼此走向那個以色列......甚或全世界都知名的【西牆】,又名為【哭牆】的一片高牆遺跡......。

在進入哭牆的前 25 公尺處,有放置一處便利遊客使用的紙材小圓帽,因為這裡的規定是,在進入神聖的地方是要戴上帽子的,這點就跟我們的文化不太一樣,在台灣為了表示自己的尊敬,反而會把帽子脫下,對於這點就感覺很有趣。而因為天熱,自己一直都有戴著早就預備好的探險帽,所以也就很自然地直接前往猶太人認為最神聖的西牆!
雖說”神聖”,但卻沒有所謂莊嚴肅目的感覺,雖然不是以色列最熱門的旅遊旺季,但來朝聖的各國人還是不少,當然也不乏那些耶路薩冷當地的猶太人。
但其實對於全體的團員來說,這是心中一直想前往的地方,即便導遊在覽車上有說明一些在西牆會碰到的迷信偏方不要去從,但心中終究還是期待自己的禱告能被成就,所以,在西牆石灰岩上的小洞凹痕,都塞滿了一張張的小紙條,可能有當地的,有歐洲的,有亞洲的,更可能有來自非洲跟美國的。
當然,自己在同事跟朋友的拜託下,也為他們帶來對上帝的祈求,只是,這種形式上的作法,如果就像點光明燈般讓人心安,那或許也可以試試也說不一定!

至於自己求了些什麼,我想都是心中那些千篇一律的呼喊,總之,雖然導遊要我們不要聽信及跟從這些沒來由的迷信行為,但我想有預備的人還是會姑且一試,自己就是其中的一位!

「願我所愛的人,都能有真正的平安跟喜樂!」不論是家人,是你!



難得地來到了世界三大宗教的中心,導遊也很貼心地讓我們多待了一會兒,趁這機會,帶著有點緊張的心情,走到西牆旁的一處禱告室。



只見當地穿著一身黑的猶太人擠滿了室內,手裡拿著一本滿是西伯來文的禱告冊,每個成年的男人臉上都滿佈著鬍鬚,一種說不上來的不舒服感隨著進入禱告室中的喃喃禱告聲湧了上來,同時更看到他們伴隨著口裡的聲音手、頭、身體不停的晃呀晃的~一整個就是不太習慣
自己只能盡一個“觀光客“的職責,胡亂地拍個幾張代表性的照片,就快快走出這個令人不舒服的空間。



走出禱告室迎來的還是八月中旬的大太陽,正午的陽光格外刺眼,即便帶了墨鏡,依舊讓人眼睛想睜也睜不開。

依著領隊的指示,從一旁的古坑道等待,接下來又是什麼樣的一個地方呢?我想大家心裡都是滿心的期待!



古城耶路薩冷是個容易讓人迷路的地方,因為在此的每一條街道,生得都幾乎一模一樣,只有新舊的差別,當自己拿著沈澱澱的單眼相機走在這歷時千年的故城中時,有一種時空錯亂的感覺.....



明明自己身上的衣裝是著著二十世紀的現代衣裳,眼前的一切卻像是像電影中中古世紀的街景,好真實,卻又不這麼真切,一直地蕩在心間。

也不知穿了幾個巷弄,來到了有座大衛像的一座樓前,相傳是耶穌在上十架前擺設最後晚餐宴的地方。
當下的自己根本會意不過來,究竟這眼前的一切跟自己這一趟的旅程有何深切的關係。
而在這時,嘴饞的自己又想吃些東西了,看到路邊的小攤賣著甜滋滋的杏仁糖,就花了不知多少的“舍客勒“去賣它,只是吃了以後,開始懷念起我放在車上的洋芋片......。

從舊城離開的我們,搭上遊覽車,準備前往位在聖殿山西北方的【錫安山】。

來到錫安山時,導遊講述了一堆關於聖經中錫安山的記載,但講真的是有聽,但也一知半 解,在完全沒有備課的情況下來到一個文化攸久的古城,再經由考古學者的不熟悉歷史教學轟炸下,這幾天下來,自己的記憶體早就滿載了......,好像再也裝不下任何有關以色列的知識了......

又是下了覽車,眼前是一整片山麓上佈滿石灰岩建築的大城,伴著靛藍色的天空,同樣是週末時分,卻感覺不到都市的嘵嚷,反而有種寧靜沒有干擾的氛圍。

導遊再三提醒整個隊伍的配合,並快步地帶領我們穿越【雞鳴堂】中各個含有歷史典故的景點,看著彩色玻璃透過的美麗光線,平靜安穩的感覺在紅、黃、藍、白的光中一一投射心中。

當我們一行人隨著導遊的帶領,來到雞鳴堂後方的小山坡,開始講解著聖經中雞鳴的典故;在彼得三次不認主的默想帶領下,每個隊員閉上眼睛去思想當時的景況,隨著這樣的默想,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有幾段類似的經歷,那種在各樣無奈下不得不去否認自己信仰的種種經驗。但是我想這一切的緣由,祂都知道,因為祂明白我們會有軟弱,也明白我們都有無助跟徬恍的時侯,即便當時口口聲聲說不會不認耶穌的彼得,在各樣的患難逼迫下,還是屈於現實不得不把曾視為珍寶的主先擱置一旁。

我想,這樣的經歷我們都是會有的,有時侯覺得自己的愛,是可以超越一切,抵擋一切苦難的磨練,疏不知,人都是有軟弱的原罪,在面臨死亡迫害時,這樣的軟弱更為明顯;是呀,我們雖沒能親身經歷當下,但透過如此的思想,更教我們來審視面對自己那曾有的軟弱,更感覺,離了主,我們應該真的......什麼都不能!

默想結束後,大家各自散開,圍繞這座典故非凡的記念教堂,自己提著相機,開始在這裡找尋最美的視角,也在尋找著那販售價美的記念品的小商店。

一位修女經過,用那靦腆的笑容與我對視,自己不自主地,就想把她拍下來,好讓自己能對這個紀念堂有更深刻的印象。

距離集合時間還有一陣子,走回原本可以俯看整個西嫩子谷的錫安山,從這個角度看下去,整個以聖殿山為中心的耶路薩冷盡收眼底,伴著靛青的藍天,金色光芒的午后太陽,感動得自己無法言喻,眼前看到的是以為風景照片才出現的耶路薩冷。


「我來了!我真的來了!」「耶路薩冷!我來了!」

不想把這一刻的感動就此放手隨風飛去,架地自拍的相機,手拿單眼,不住地拍,也留影片的記錄,目的只為把這當下的心情悸動全然的留下!


一整天的行程,也差不多了,大家四處奔走也累了,從堤比利亞到千年古城耶利哥,再經猶大曠野進入聖城耶路薩冷。算不出的哩程數,這些都是聖經中耶穌曾有的腳蹤,雖然我們只花了一天,比起祂的三年,著實微不足道。



回到第一天剛到以色列時下榻的飯店,再搭配著豐盛無比的晚餐,一天的收穫算計不了,只知道,自己已經更融入以色列了,雖不知明天的行程安排,但想必是這古城中,有不計其數的珍寶等著我們一行人一一發掘!也期待著明天更豐盛的歷史洗禮!

2010年2月5日 星期五

《小屋》



其實......是否因為對它抱持的期待太高了,結果反而沒有自己預期那樣.......?

也或許,是自己哭點太高,淚腺失靈的結果......

《小屋》在短短不到一週的時間(或許對愛嗑小說的人來說算長的了),就全部看完了。除了封面那雪夜的破屋外,在書中沒有任何一張的插圖,但書中的情節,至今,卻似乎歷歷在目......。

書中的主角,整個週末與「三位一體」的上帝共渡,而這過去一週的週間,也讓自己透過書中的字句,對你真的有更多的認識。

而書中不乏對你有很明確的描寫,更有那些從對你認識才有來的智慧,透過這本書筆者的文字,每篇每章,都彷彿近在眼前,就連那沙瑞玉的香氣,都在讀到她每次的出現的章節片斷,隱隱地飄在空氣中般。而雖然,麥肯(書中主角)的經歷跟遭遇可能看這本小說的人心生懷疑,但自己的角度看來,裡頭的一切,再真實不過,我也相信,你在之中的應許一點也不會落空。

這是一本講「愛」與「饒恕」的小說,同時,也是人生中最難的兩個課題。

人的一生中,都會經歷那些自己意想不到,或根本不想遇到的狀況,很多看似不合常理的事件,在它的背後,必定有著他奇妙的安排。生命中不可能永遠都停留在高峰,因為人的完整是在恩典中經歷困苦跟患難所組成,而只要是人,都會有意或無意傷害他人,但有時侯在傷口上撒鹽的不是對方,而是自己。我們更有時侯期盼主持世界公義的那一位,對那個傷害自己的人加以懲罰,甚至把對方送進地獄,但其實這樣並無法完全解決問題的根源,唯有關係的建立,才能維持整個世界正常的運轉;可能有人會說:「我不是聖人,我哪做得到原諒?」只是恨惡是條兩邊都綁上的繩索,繫的人拉愈緊,兩個人都更加難過且近要窒息。但唯有去了解「愛」真正的本質時,「饒恕」就會變更簡單且容易。

「饒恕」不是刻意忘記與置之不理,真正的饒恕是用真心把對方帶到上帝的面前,其他一切都交給上帝。
「愛」也是用全部的心,把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都領到神的身邊,一同享有祂無盡的恩典!

盡管這本小說是一本基督教信息很明顯的書藉,但它所譂述的是超越個人,超越社會,甚至超越宗教那永世不會改變的「真理」。在讀的時侯,有一度自己懷疑,非基督信仰的朋友是否真的看懂其中的真意,還是只是當作一部賺人熱淚的暢銷作品......但「真理」永不改變,讀在人的心中,能有它產生的漣漪,就值得被鼓勵!

「我特別喜歡你!」你也這樣對我說。
「我知道!我對你也是一樣!」小羊笑著回應。

人生的道路上,誰來教我「愛」?而我知道,沒別人,那人就是你!

如果有這樣的小屋,我會非常願意跟你共渡每個週末的假期!





Thanks to Joshua Chen recommend this novel to me~~ Thanks again

2010年2月3日 星期三

幾堂 30 歲前的課


一月就這麼過去了~

一個月前的現在,想想真是又蠢又傻的

不過也好,至少是認清了一些事實,這堂課並沒有白學

除了更明白去如何分辦一些人、事、物以外

更了解到,在某些時侯,從人口中的言語所聽到的

並不需要太過認真去相信

口說無憑的事件太多了些

真正用心去愛的不見得會有幾個,懂得愛的也了了無幾

這幾堂 30 歲前的課,學費繳了不少,但自己一點都不後悔,畢竟,那都是經歷,也是過程,除了得了學分外,更多些成長

至少,很清楚在心裡的是

什麼是"愛“

也謝謝你一直這樣在教我......而且都沒有間斷!

2010年1月28日 星期四

新玩具--Apple iPad



噗~三點多就醒來~~就為了等這個玩具發表....

看到就很想玩....

這玩意會改寫歷史嗎?

先玩玩看再說!

2010年1月22日 星期五

無可比擬的幸福!



昨天跟同學聊到近來的生活,發現自己進入而立之年後,也有不少的改變,是生活的、是家庭的、是工作的、是人際的,是感情的,是心靈的,種種數不清的改變,即便小,卻歷歷在目。

而其實最令自己感到興奮且想分享的是自己終於在不得不這麼做的情況下,和家人一同購置了新房子,恰巧,跟最近住商不動產的廣告給的感覺一整個貼切。雖然工作忙碌,但知道自己為何而忙,雖然有很多東西自己很想敗家,但割捨下後得到是一種無與論比的踏實感。雖然假期的好天氣跟陽光不時跟自己招手,及上回以色列之行回來後,也讓自己有更多想去更多地方流浪旅遊的念頭,但把這未來五或十年內的計劃先擱置一旁侯,當自己坐在新客廳的沙發上時,那種不真實卻清楚可見的新家,就呈現眼前。

「我的家......我自己的家。」

這種好踏實的感覺勝過買任何一項 3C 商品!

能給家人一個安身的所在,也會是一種無可比擬的幸福!

2010年1月12日 星期二

感謝那些「曾經」的......



上週,全公司的人前往位於大溪的「鴻禧山莊」開會,說是工作檢討,但帶著輕鬆愉快的心情,心中也對過去一年滿滿的回顧,不管是工作上的,生活上的,人際上的......。我想我應該要更抱著「感謝」吧!

感謝那些「期盼」的,感謝那些「曾經」的,感謝那些「過去」的,以及感謝那些「現在」的!

過去的一年中,雖然不見工作上有什麼特別的長進,但至少也算是職涯中的一個小小調整,自己成了組織中的「中階管理者」,雖然期盼的”扣扣”沒有增色,但卻可讓自己能慢慢體會到身為「經理人」的為難之處。
在組內,自己不是最年長或最有經驗的,只是會的東西稍稍多了一些些,也承蒙上級的看重,願意把這樣的權職授下,自己也得把握這樣的當下。

對於未來,不管是半年,一年,甚或兩年、三年!面對工作上的挑戰,自己得更有擔當跟責任感,帶好四個下屬;雖然檢討會中對組上的成果讚嘆不已,外界也對公司的出品讚不絕口,但身為這個組織的小小一份子,相信未來,有更好的發展潛力,也相信,有你的帶領,我們每個人都會有更好發揮空間!一切都要「感謝」你!

只不過,一轉眼的四年半不到,本來只有我和三個同事的小辦公室,轉瞬間,同事就多了 10 倍之多,只能讚嘆而已!

只是......為什麼人家聽到「鴻喜山莊」就都「哇~~」一聲咧?

2010年1月3日 星期日

阿凡達



「很好看!一定要去看!」

「看過沒有一個說不好的。」

「而且一定要看 3D 的!」

以上是我問同事看了阿凡達的結果。讓自己對這部片充滿期待。

其實早在 2009 年 7、8月就有在網路上看到預告,起初我以為這又是一部外星人入侵的影片(結果是地球人入侵納美星....地球人才是外來者)。加上當時並沒有注意這部片跟一般動畫影片有何不同。直到,自己把第一次看 3D 的機會給了「阿凡達」後......。

「天吶,不看真的不行!」我的感覺。

一開始還真不習慣慣 3D 的眼鏡跟眼裡所看到似真似假的畫面。但當自己習慣之後,已經是一種完佳融入影片之中,分不清楚哪些是動畫,哪些是真實場景了......。更一度以為,電腦動畫創造出的外星人,比真的人類更加真實。

眼前的樹、草、花; 森林中奔跑的巨獸、人類、機械、納美人到天上飛的昆蟲、龍、戰機器、漂浮的巨岩......等。透過 3D 眼鏡,讓影像逼真到可以伸手抓住一般。

自己對「革新影史」的疑問在戲院中完全蒸發。

但除了電影技術的大幅躍進,其中的議題更值得深思跟反省,雖然有報紙或網站說,這部片是集合各類已被喻為經典電影、動畫的大成而編製成的電影,但我想,若不是心中已有明確的想法跟思考,這些經典是很難被融合跟超越的。

看完之後,自己只有一個想法,我也想成為納美人,能住在雖然充滿生命危險但卻又令人嚮往的世界......只是......電影的最後,給了在電影屏幕前的我們一個更衝擊的提醒......。

「唯有哪些心靈純潔的人,才能留下。」

如果真的有那個世界,而一步步在啃噬著地球自然資源的我們。有幾個人能真的被允許?

-----更正----
文中提到的納美星....其實是潘朵拉星